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气温骤降,不少老人发现一走路腿就酸痛,甚至一瘸一拐,大多以为是“老寒腿”犯了,随便贴贴膏药就应付过去。但你知道吗?这很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信号,俗称“腿梗”,和心梗、脑梗是“亲兄弟”,不及时干预,严重时可能要靠截肢保命。
一、什么是“腿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腿梗”的本质,是下肢动脉血管壁上长出“粥样斑块”,像水垢堵水管一样堵了血管,导致腿部供血不足。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这种病的患病率高达19%左右,可不少人早期都误把它当成普通老寒腿,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二、哪些人容易“腿梗”?
三、“腿梗”的发展有四个阶段,疼痛变化是明显信号,对照看看你有没有:
1.轻微症状期:腿总觉得没力气、怕冷、有点麻,走路一会儿就累,这是早期信号,最容易被当成“老寒腿”。
2.间歇性跛行期:走一段路就腿酸腿疼,必须停下来歇会儿才缓解,要是能走的距离从800米缩到200米,说明病情在加重;
3.静息痛期:休息时腿也疼,尤其晚上或躺下时疼得更厉害,腿还会变凉、发白,很多人会不自觉把腿垂着缓解,这时候腿已经快“缺氧”了,特别危险;
4.溃疡坏疽期:脚趾或脚后跟开始溃疡、发黑,疼得钻心,还容易感染,截肢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1.轻症患者不用手术,通过吃抗血小板、降血脂的药,控制好血压、血糖,改善血液黏稠度,就能帮血管“减负”。
2.病情重的话,优先选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只要一个小穿刺口,把器材放进血管里打通堵塞的地方,伤口小、恢复也快。目前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1.绝对戒烟:烟草是血管的“头号杀手”,戒烟是预防“腿梗”最有效、最关键的一步;
2.健康饮食,控制 “三高”:每天盐别超6克,少吃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多吃瘦肉、深海鱼、蔬菜、全谷物,少喝含糖饮料、少吃甜点;
3.患肢保暖:腿供血差容易凉,要穿宽松的鞋袜保暖,但千万别用热水袋敷腿,会加重缺血;
4.坚持适量的运动:老人可以散步、打太极,运动量慢慢加,别让腿太劳累;
5.出现急症赶紧就医:要是腿突然疼、变苍白、摸不到足背动脉跳动、没力气动,一定要马上去医院,别耽误。
“腿梗”早期信号很隐蔽,别再把腿疼都归为“老寒腿”。尤其是高危人群,发现腿不舒服别硬扛,早检查、早干预,才能守住自己的“走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