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术后肢体肿胀,淋巴静脉吻合术显奇效
近日,血管外科为子宫恶性肿瘤术后重度下肢淋巴水肿的荆阿姨(化名),实施了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这场手术持续了 5 个小时,术后其肢体肿胀得到显著缓解,顺利康复出院。
6 年前,荆阿姨被确诊为子宫恶性肿瘤,随后接受了外科手术,并在术后进行了规范化疗,恢复情况良好。起初的几年,她并没有感到明显的不适,只是在走路较多时会觉得腿部沉重,尤其是左腿。然而,从 2023 年年底开始,她的左下肢逐渐出现不明原因的肿胀,尤其是到了下午,小腿迎面骨一按就会出现凹陷,经过一夜休息后第二天会稍有减轻。刚开始,她并未在意,以为是劳累所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肿胀越来越严重,最终整条左腿肿成了 “大象腿”。有时候忙碌一天后,到了晚上,她甚至感觉腿部沉重得难以挪动,这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也让她的内心充满了焦虑。她也曾到医院就诊,被告知这是淋巴结清扫后的并发症,只能接受现实。后来,她偶然听说中心医院血管外科能够治疗这种疾病,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我们的门诊。
那么,这 “大象腿” 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与肿瘤治疗密切相关。外科手术和放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但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局部的淋巴系统(如外科的淋巴结清扫和放疗对局部组织的损伤)。淋巴系统就如同我们身体内的 “下水道”,负责回收组织液和代谢废物。当淋巴系统遭到破坏后,淋巴液就会在组织间隙中积聚,从而导致淋巴水肿。淋巴水肿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外观,还会引发疼痛、肿胀、破溃、感染等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淋巴水肿的方法有很多,如加压包扎、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但这些方法都只能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将淋巴管与静脉连接起来,使淋巴液能够直接回流到静脉系统中,从而减轻淋巴水肿。这种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肿瘤术后淋巴水肿的重要方法之一。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是在显微镜下将功能正常的淋巴管与相邻的静脉进行吻合,让瘀滞的淋巴液能够进入静脉回流。超显微镜下的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是一项极其精细的工作,难度远超 “绣花”。由于淋巴水肿患者的淋巴管直径通常只有 0.1 - 0.5 毫米,且隐藏在长期水肿硬化的组织中,寻找它们就如同在一堆散乱的线卷中寻找线头一样困难。此外,淋巴管的管壁薄如蝉翼,稍有不慎就容易受损,这就要求手术医生具备扎实的淋巴解剖知识和精湛的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同时,由于这种超精细手术时间较长,对医生的体力和耐力也是极大的考验。
血管外科团队为荆阿姨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在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后,手术团队齐心协力,凭借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成功为荆阿姨实施了手术,共吻合了 11 个淋巴管静脉吻合口。术后第二天,荆阿姨就开始接受淋巴水肿康复治疗,她肿胀发硬的皮肤逐渐变得松软,水肿明显减退。
罹患肿瘤本身就是一件不幸的事情,而治疗后肢体的顽固肿胀更是让人感到痛苦不堪。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肢的肿胀情况,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此术式适用于早期淋巴水肿患者。如果进行了淋巴结清扫的癌症患者肢体出现紧绷感、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手术时机。
术前 术后
胡灵 尚杨梓